宜春人才网热线:18994806665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资讯

100年前,这3位“大商人”,给中国企业家上了一课

来源:宜春人才网 时间:2020-04-29 作者:宜春人才网 浏览量:

都说,企业家是一个民族的脊梁,无论是国难当头、救亡图存,还是振兴民族工业,他们总是身先士卒。


今天讲的这3个人,都是100年前的“大商人”,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先行者。办实业、办民生、办教育,在他们身上,看到了一代中国人拼搏奋斗的“企业家精神”。


100年后,山河无恙、国泰民安,今天的企业家再回首那段历史,先辈们留下的那朴素的实业精神,让我们慎思良久。


以下,请欣赏。愿历史有照亮未来的力量。



作 者:孙允广

来 源:正和岛(ID:zhenghedao)




1

“张南通”张謇:

未来的竞争,是学问的竞争


提起张謇,南通人一定不陌生。


张謇,字季直,因为他深耕南通数十年,基业甚大,也被尊誉为“张南通”。


张謇是1894年中的状元,那一年他42岁,自1868年中秀才以来,他在科举这条路上,跌跌撞撞了26个年头,进出科场20多次,光是在考场上,就耗费了120天时间。这其中的辛酸苦辣,只有当事人心中最清楚。


所以,中了状元这一天,他的心情十分复杂,并没有特别兴奋。再加上,中了状元不久,他父亲就撒手人寰,按照清朝规矩,他需要守制3年。


1894年,正值甲午清日战争爆发,大清国惨败。再加上《马关条约》也签订了,规定外国人可以在清国投资设厂,这深深地刺激了中国人。


真正刺激张謇弃官从商的是1897年的一件事:

当时张謇去北京销假,正值百日维新,他的恩师翁同龢被罢官,官场险恶难测。


他又想起甲午年的时候,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进宫,那一天恰逢暴雨,路面积水一二尺,文武百官出城迎驾,个个匍匐路旁,衣帽尽湿,两膝泡在水里,顶戴上的红缨流下鲜红的水,其中还有七八十岁的老臣,慈禧乘轿子经过时,视若无物。




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,读书做官,身居庙堂,难道就是做叩头虫吗?


所以,张謇决定远离官场。


再加上当时,世人都说书生只会空谈,只会负气。张謇不服,想为书生争口气,没有任何从商经验的他,下定决心去“舍身喂虎”,要去投资办厂,去做出个样子来。


张謇创办的纱厂叫——大生,取自《易经》中“天地之大德约生”的意思。1877年的冬天,张謇起草了《厂约》,要为读书人找一片报国之地。兴奋之下,他还写下这样一幅对联:


生财有道,大利不言。


一开始,南通当地的人对工厂不了解,心存疑惑,甚至有谣言说:“工厂要用童男童女祭烟囱,女工要被洋鬼子割乳房。”


但是,无论实业的路有多难,张謇都咬牙坚持下来。


十多年后,大生的纱厂名震一方,又开办了二厂、三厂、八厂,以及广生油厂、资生铁治厂、大兴面厂、翰墨林印书局、阜生蚕桑染织公司、大生轮船公司数十家企业。


大生公司经营的南通,被称为“江北小上海”。张謇被誉为“实业之王”,“江湖”人称“张南通”。


盛名之下,张謇没有骄傲自满。反而,他的眼光要看得更远一些,他说:


“世界今日之竞争,农工商业之竞争也;农工商业之竞争,学问之竞争,实践、责任、合群、阅历、能力之竞争也。”


所以,张謇极其重视办教育,他对办教育的热情比办实业还高。张謇认为,要普及教育,就要多办小学,小学是教育之母,但是办小学需要师资,所以他第一步选择办师范。


1902年,大生开机不到三年,他就开始筹办“通州师范学校”。此后的5年里,通师耗费18万元多,2/3是大生拿出来的,1/3是张謇和他夫人一起捐出来的。尽管创业之初,张謇还不富裕,但他说过:“家可毁,师范不可毁”。


1904年,张謇私人捐资了第一所小学,校舍施工时,他就要求“30年不要动斧头凿子”,一次遇到台风,边上的房屋都倒塌,只有这个校舍抗住了。


1905年他又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,这是南通大学的前身。


随后,农校、纺校、医校等专门学校也相继诞生……还有南通博物苑、南通图书馆、更俗剧场、伶工学社、中国影戏制造有限公司、公共体育场、医院、养老院、狼山盲哑学校、贫民工场等一系列慈善公益事业。


直到1922年,张謇70岁时,南通已有350多所初小、60多所高小,另外还有7所初中,大体上做到了普及小学教育。


张謇如此热衷教育,就在于他早年就认定了,中国要振兴实业,责任首先在士大夫。


他自己也曾经坦陈,从德国卑斯麦那里得到过启示:想从教育着手救国,要办教育,不能赤手空拳,所以,只有先办实业。


所以,“南通模式”就是从办企业入手,带动经济、教育、文化、社会全面发展。


这种模式的吸引力经久不衰,后来也直接影响了无锡的荣德生、上海穆藕初、四川卢作孚、湖南范旭东等实业家。


张謇一生投入到教育,但自己却十分节俭,即使是在大生事业最鼎盛的时候。《大商人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

他平时走路,看到一枚钉、一块小木片都会捡起来,放在一起。


在五山修“东奥山庄”,他捡起三寸以上的木头废料,说可以做痰盂、粪勺、泥桶,看到有工人用木头零料当柴烧,他很心疼,关照下次不能再用木头烧火。


1903年,他应日本博览会之邀去日本考察,买的是“博爱丸”轮船最便宜的三等舱客票。


据说,船上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节俭,感到很惊讶,他的回答是:“三等舱位有我中国工、农、商界有志之士。他们与中日双方各界接触甚广,知识丰富,一路与他们叙谈振兴实业之大事,乃极好良机,求之不得。”




张謇常说一句话:“该用者,为大众用者,虽千万不足惜;自用者,消耗者,一文钱也须考虑,也需节省。”


张謇用一生的事业,书写了100年前的企业家精神。他的墓碑上有一副自挽联:


即此粗完一生事,会须身伴五山灵。


等到1966年红卫兵砸开他的墓时,张謇的孙女张柔武亲眼目睹,他爷爷的陪葬品只是一顶礼帽、一副眼镜、一把折扇,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,分别装着一只尽根牙,一束胎发。


如今,回看历史,慎思良久。


2

“面粉大王”荣德生:

实业与教育,相辅相成


荣德生,江苏无锡人。


荣家的祖上就有人做过大官,曾经家世显赫,但到了荣熙泰(荣德生父亲)这一辈,家道开始中落。


父亲对荣德生期待很大,希望他能中科举。但是,荣德生并不这么想,他想早日为家庭分忧。


15岁那年,荣德生乘着小木船,从闭塞的无锡郊区去到喧闹的大上海,做起了学徒工。待遇是压岁钱2元,月规钱200文。


一开始,荣德生跟哥哥荣宗敬把父亲的广生钱庄做得风生水起,赚了第一桶金。


后来,荣德生南下广州,在香港看到满山灯火,马路、上山的吊车、夜不拾遗的社会风气,都在他心中刻下深刻印象。


1900年8月时候,八国联军进京,北方已经大乱。荣德生从香港回家,在等船期间,看到埠头在装卸面粉时落下的粉屑,一片雪白。他就在想,每年洋粉进口不下千包,不如自己来办。


而且,办面粉有大利可图,因为204种过境商品中,只有面粉可以免税。


回去跟哥哥一商议,兄弟俩一拍即合,开始筹备。当时全国面粉厂只有区区四五家,他们去参观取经时候,主要的压粉车间是不让进的。


1902年2月,荣德生的“保兴面粉厂”成立,只有4道石磨、3道麦筛、2道粉筛。当时一个日夜可以出面粉300包。


但当时,国产面粉都不好卖,老百姓都爱买洋粉。荣德生那时候为了抓质量,每天只睡6个小时,早起晚归,心情却很轻松。


荣德生将无锡人的“两发主义”发挥的淋漓尽致:


第一是“发痴”,要成就一番事业,如果没有发痴的坚决毅力,必致中途失败;


第二是“发财”,任何事业不抱有“发财”希望,即缺少百折不回的意志。


后来,保兴面粉厂改名为茂新,经过10年艰苦奋斗,荣氏面粉站稳脚跟,还清当时所有债务。当时大家都以为荣氏面粉用的美式机器好,其实不知道根本的奥秘在于选麦子上,把潮的、坏的麦子,都剔去了。


后来,他们生产的“兵船”牌面粉,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奖,并且向英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和南洋各国出口。


当时,荣德生的面粉,已经占了全国面粉生产力的28%。这样的速度和质量,简直举世罕见。荣德生也被誉为“面粉大王”。


荣氏兄弟还创办了振新纱厂、申新纱厂。赶上了欧战期间,需求爆发,上海的棉纱价格从每件 90余两狂涨到 200两,出现了“一件棉纱赚一个元宝”的景象。


申新创办3年,赢利十分惊人,从最初的2.06万元增加到22. 2万元,3年增长 10余倍。


荣德生的哥哥荣宗敬曾很得意地对友人说:“ 当今中国人,有一半是穿我的、吃我的。” 可见,当时的荣氏商业帝国对中国的影响力之大!


毛泽东主席曾经评价说:“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,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,就只有他们一家。”


一个多世纪以来,荣德生被誉为“ 面粉大王”,“棉纱大王”,“中国的洛克菲勒”。


这位“中国的洛克菲勒”,最大的热爱就是办教育:


1904年,荣德生30岁时,就在家乡倡议并发起捐款,将原有私塾改为公益小学,开办新式小学堂。


一九二O年四月二十九日

公益第一小学和竞化女子小学于举行第一次联合运动会

全体学生摄影留念


从那之后,荣德生便一发不可收拾,办学热情越来越高。


1906年到1918年,他又创办了4所公益初等小学,4所竞化初等女子小学,1所公益高等小学,1所竞化高等女子小学。


公益小学和竞化女子小学,不仅在无锡地区被公认为私立小学的模范,而且在江苏省乃至全国,也颇负盛名。


一九二六年十一月

江苏省教育厅长奖给公益小学的匾额,表彰该校的办学成就


在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,荣德生又自费开办了公益工商中学、梅园豁然洞读书处和公益初级中学。


公益工商中学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精英,其中著名科学家钱伟长、经济学家孙冶方都是工商中学的学生。


荣德生如此热衷教育,是因为在创业初期,企业发展较快,深感人才不足。他曾说:“事业之成,必以人才为始,实业与教育相辅相成。”


抗战期间,荣德生创办的学校和企业,都遭到严重破坏。等到抗战胜利,他都已经年逾古稀,70多岁了,但办学的热情丝毫未减:

1946年,他亲自主持了公益中学的复建工作。


1947年又亲自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。



江南大学,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本科大学。这所大学当时耗资老法币200亿,甚至超过他当时建设的开源机器厂的投资。再加上物价飞涨,实际耗费更多。


这些,足以说明教育在荣德生心目中的地位。


据不完全统计,荣德生在20年代初,这些学校每年就耗费4万元,8年耗费了25万元。


可以说,荣德生是一个有眼光的学者型的实业家。他曾说:“我国数十年来贫弱的原因,则缺乏人才启发之故耳。”


无论是兴盛还是衰退,荣德生对于教育的热情,始终未减。


蔡元培曾经在蒋介石面前盛赞荣德生:“无锡荣氏身为商界巨擘,非为个人谋财致富,而致力社会公益,尤其是兴办教育,称誉海内……”


荣氏家族虽然富裕,但荣德生一生十分节俭。


“发上等愿,结中等缘,享下等福;择高处立,就平处坐,向宽处行” ,这是左宗棠的一句名言,也是荣氏家族的一句祖训。


一百多年来,传承的不只是财富,更是理念。


3

卢作孚:

一家7口住40平米房,捐数十学校


提起近代的企业家,就不得不提卢作孚。


卢作孚是重庆合川人,小学毕业,曾经做过教师,报纸记者,做过四川泸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等。


1925年,他创办民生公司,从一条船起家,用了不到10年时间,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,并且在抗日战争中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。


毛主席说过一句话: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。”


卢作孚小时候因为家贫,只读了6年的书。但他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,


卢作孚创业是32岁,当时军阀混战,他想找一个能够关乎国计民生,有发展前途的事业,这样子能够把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结合起来。


思考了很久,李白的一首诗: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给了他很大启发,当时扬子江上游的川江航运十分消沉,任何公司都无法支撑运营。他想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,实业救国。


最开的的筹款非常不顺利,一艘70吨的小轮船要3.5万,他们实际筹股才8000元,且花费了5000元购置了发电设备。


直到1926年6月,民生的第一条船才开进川江。当时民生公司只有职员7人,加上船上人员也不过45人。卢作孚出任总经理,月薪定为30元。


卢作孚采取的经营方针是,避实就虚,人弃我取。别人都做货运,他们做客运;别人重视长线,他们就做短线。仅用用了一年时间,他们的股本就增加到10万元。


后来,民生又添置了“新民”和“民望”2条小船。


就是靠着这3条船,卢作孚上演了一场“大鱼吃小鱼”的神话。


“卢作孚神话”分为三部曲:

第一步,兼并商轮。从重庆到宜宾、宜昌这一线的,只要有人卖船,不管好坏,民生都照价买下,并且帮人家清偿债务。


第二步,兼并军轮。当时的军阀刘文辉就把他哥哥刘文彩的三艘小轮船,卖给卢作孚,希望甩掉经营不善的包袱,想要入股盈利。


第三部,瞄准外国轮船公司。当时外国公司采取大减价的方法,打击民生公司,江上随处可见英、美、日、德、瑞典、挪威等国家的轮船,提货和行程本都得用英文,卢作孚感慨:“这简直是外国人的天下。”




后来他大胆改革,狠抓管理,当时的中国人也以民生为骄傲,一个大学生曾经写:“票价不高,学生又有折扣,伙食有5样菜,船员和茶房对人很客气,夏天还可以洗澡……”


著名女学者陈衡哲和丈夫入川时候也坐民生的船,她在《川行琐记》中写:“我们坐在里面,都感到一种自尊的舒适——这是一艘完全由中国人经营的船呀!”


总之,无论中间有多少曲折,到1934年重庆上游至宜宾一线,几乎所有华商轮船公司,都已并入民生。


1938年,抗战最关键时期,长江上游堆积了9万吨物资,包括汽油、炸弹等军用物资,还有不少故宫文物,这是国家仅有的一点元气。


此外,滞留在宜昌,等待入川的人口都多达3万。


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,苦于时间紧,而且没有足够的船只。


卢作孚连夜开会,商讨出接力运输的办法——民生公司将全部的22只轮船拿出,白天航行,晚上装卸。


2000多人装卸工抬着沉重的机器,不断歌唱……轮船在江面上鸣叫,仿佛一曲悲壮的交响曲。


这次宜昌大撤退,著名教育家晏阳初评价这一壮举为“中国版的敦刻尔克”。


民生公司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。


卢作孚虽然手握几千万资产,但生活十分节俭,平时只穿一身粗布衣服,蓄平头或剃光头,穿鞋甚至是草鞋。


有一次他去演讲,就是这身打扮,他的跟班穿着中山服,戴着草帽,结果接待他们的人,把跟班的当成了嘉宾。


他也从未想过为自己买地、买房,身后没有财产、没有储蓄,真正是上无片瓦,下无寸土,但是他却极其热衷于教育事业。


由于卢作孚的名望,许多人请他兼任董事长等各种职务,最多时有几十个,每个兼职都有可观的车马费、津贴费,有的比他工资还高。


每次单子送来,他总是写上“捐中国西部科学院”、“捐兼善中学”、“捐瑞山小学”等字样。


这些捐赠的字条、收据现在还保存在档案馆:

1940年2月9日民生《公司消息》载:“卢作孚日前条知会计处,从1940年1月份起,各方送他的舆马费及应得红酬,悉数捐人北碚兼善中学。”


3月5日,《嘉陵江日报》有一篇报道《卢作孚先生等捐金补助兼中》,称他将本年一月份在中国茶叶公司、贸易委员会的车马费共300元,补助兼善中学。


1930年秋天,他在北碚创立中国西部科学院,他主持的民生公司和北川铁路公司先后捐赠了15万多元经费。




卢作孚之所以热衷教育,受张謇影响很深:

他在参观张謇的企业时,曾感慨说:“您老人家经营的事业好呀!”


张謇说:“难呵!”


卢作孚问:“为什么?”


张謇的回答是:“人才缺乏,人都没有旧道德,人都有我见。”




后来,卢作孚回忆表示,他不同意张謇的意见:

“我的意见则不同,一是旧道德不适用。因为旧道德只是消极地告诉一个人怎样去做一个好人,我们要建立一种积极的新道德,来指示群体去做好人。


二是中国人都没有我见。”




抗战胜利后,卢作孚自己也坦陈:“自己现在是办实业的,但实际上是一个办教育的,是想把事业当中全部工作人员,培养起来,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的能力。”


所以,鼎盛时期的民生公司,堪称一个“小社会”。他建立的“民生新村”里的人,彬彬有礼,学校、医院、花园、篮球场,俨然是抗战期间的一片“世外桃源”。


等到1942年春天,大部分职工都搬进“民生新村”时,卢作孚一家才从原来的旧屋子,搬进红岩村2号一栋一楼一底的公司宿舍。


宿舍里面住了四家人,他一家7口住在楼上朝东的四间房,大约有40平米,厕所在屋外的菜地里,但这已经是卢家有史以来住得最宽敞、最好的时候。


他家唯一的一件高级用具,是30年代初的小电扇,漆都已褪尽。在他家,一家人在一起吃饭,连凳子都不够,只能站着吃。


卢作孚当时身兼好几个职位,但他领了交通部的工资,就不要民生的工资,兼任全国粮食局长,也不拿工资,总之,任何时候他都只要一份工资。


但是,不管家里经济怎么拮据,他都坚持送几个子女上最好的学校,他说有两件事不能节省:一个是就学,一个是医病。


他曾对人说:“我没有给我的儿女准备任何财产。我留给儿女的,是做事的本领。”


卢作孚不喝酒,不喝茶,不抽烟,客人来了家里,连烟灰缸都没有。


晏阳初在89岁高龄时写下的《敬怀挚友作孚兄》中说:“抗战时,他有一次病了,他的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,连这钱都没有。”


就是这样的卢作孚,有生之年办实业、建学校、建图书馆、建地方医院、建公园、建体育场……


还建立了大名鼎鼎的——中国西部科学院,这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的科学院,也就是现在的重庆自然博物馆。


卢作孚用一生,诠释了那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——他可以选择做官,教育厅厅长、交通部部长、粮食管理局局长随他选,甚至有人高呼推选他为行政院院长,但卢作孚都拒绝了。


他私下跟朋友说:“我不愿做官,只想真正能为民众做点有益的事。”


卢作孚自己有一句名言,今天读起来,仍然让我们深思:


“不要做大炮,要做微生物,慢慢地去影响、改变社会。”


分享到: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上海珍才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27128号-3
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叶新支线310号3幢 EMAIL:admin@ycrcw.net

Powered by 宜春人才网

用微信扫一扫